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高考物理0分!他从中专,一路走到院士

时间:04-02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309

高考物理0分!他从中专,一路走到院士

从乡村到城市,他用自己的双脚走出大山,丈量知识的高度;从地下矿井到世界第三极的高原,他又用自己的双手摸索岩石,衡量历史的厚度。 从中专生一路逆袭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沈树忠取得的所有成就,都证明了“知识改变命运”这一真理。 图 | 沈树忠在野外考察 知识改变命运 1961年,沈树忠出生在浙江湖州市郊塘甸乡(现吴兴区)一个叫万安村的地方。 家境贫寒,父母文化水平不高, 哥哥和两个姐姐也都只是小学学历。如果不出意外,沈树忠很有可能延续家族其他人的命运,小学毕业即辍学回家种地。 幸运的是,1975年湖州中学首次招收两个农村班。成绩优异的沈树忠通过村里的推荐,成功入学。 因为是在城里读书,一周一回的沈树忠必须在每周日的下午挑足够量的米和菜到学校,不然就要饿肚子。 当时的学校,不仅仅是单纯读书的地方,还要学工、学军、学农。每次去劳动基地,一走就是2个小时。 白天干活,晚上读书。两年的高中生活结束, 没有毕业典礼,也没有毕业照,只有老师谆谆的嘱托: “回家后要多读点书,知识总有一天会有用的。” 图 | 沈树忠曾经就读的小学现已成为村里文化礼堂。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 但由于之前学的都是拖拉机、机电等农用课程,沈树忠理所当然地落榜了: 化学考了5分,物理考了0分…… 化学物理,是沈树忠的弱项,但坚持执着,却是他的强项。 在村里的中学当了一年的初中民办教师后,沈树忠选择参加中专考试,并考上了浙江煤炭工业学校(现浙江工商大学前身),被分配到地质专业学习。 1981年,沈树忠在毕业后被学校分配到煤炭公司当技术员,经常要下地挖矿。 当时的矿井管理极为混乱,别说地下照明了,就连煤矿工人头上戴的矿灯都会经常无故熄灭。20多岁的沈树忠,已经习惯了在井下摸着黑感觉着风走八九公里跑出来。下一趟矿井,往往两手灰黑,脸和鼻孔里的烟尘要用掉两三盆清水才能洗干净。 更危险的是“跑警报”。当瓦斯警报一响,必须在十分钟内从400米深的井底迅速撤离,不然…… 图 | 沈树忠在野外考察 “中专生张泽伟考上了研究生,师从著名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诒纯。” 一则短新闻,给当时苦闷的沈树忠指明了方向。 一边工作一边备考,大学教材被他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彻底散架。有梦想的人是快乐的,生活有了盼头就不觉得苦。 1983年,沈树忠参加研究生考试。以英文考出81的高分,位列当时整个煤炭系统82位研究生中的第二名,成功考上赴澳大利亚的出国留学生。 尽管分数漂亮,但在当年“想上国外的大学必须要有本科文凭”, 中专学历的沈树忠面临着无学可上的窘境。 幸而,中国矿业大学的何锡麟教授惜才,破格收他为研究生。 一波三折的求学路,从中专生到博士毕业,从矿井技术员到大学教授,沈树忠已经完成了众人世俗意义上的逆袭。 图 | 沈树忠院士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在国外,干得再好也是‘打工仔’,只有回到了祖国,才能当科研的主人。” 2000年,沈树忠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从澳大利亚回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工作。 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 第一次去西藏,沈树忠坐 越野车在砂石路上颠簸了两天两夜,他笑着和同伴说: “50年代的前辈们都是骑着牦牛来的,我们现在已经很幸运了。” 那时候的西藏渺无人烟,沈树忠带着方便面往小山包里面钻,一钻就是一整天。等爬出大山,一背包的干粮换成了一大包的 珍贵化石,无论如何,沈树忠都觉得是自己赚了。 高原紫外线强烈,刚到藏区的沈树忠还不知道毒日头的厉害,“回来后一个礼拜,晒过的地方全部脱皮,脱到一定程度它就不脱皮了,等于是脱皮的地方会变白,没脱皮的地方就永远黑了,我胳膊上是黑一块白一块。”“现在啊,我的胳膊一见到阳光,它就会痒痒。”普通的小感冒,发生在西藏就可能变成生死攸关的重症。当沈树忠第5次到达西藏时,意外发生了。身体出现严重不适的沈树忠依靠简陋的制氧机帮助呼吸,驱车14小时回到拉萨才脱离了危险。 图 | 沈树忠在野外考察 苦心人,天不负。 在二叠纪生物大灭绝研究中,沈树忠与团队成员和国际同行一起共同开展高精度综合年代地层框架、生物多样性定量分析和多种地化指标等研究,论证二叠纪末海陆生物大灭绝的同时性和瞬时性,指出大规模岩浆活动造成地表环境的巨变是导致该生物大灭绝的主因。 相关成果在Science、PNAS、EPSL等刊物发表后,引起中国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发表在Science上的成果入选《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相关内容被编入美国大学教材等。 在2015年,沈树忠 获得中国地质科学最高荣誉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并成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9年,沈树忠荣获地层学国际最高金奖(ICS Medal)。该奖项每四年颁发一次,每次仅一人获奖。沈树忠院士不仅是全球第五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此奖项的亚洲科学家。他,是站在国际科学最前沿的中国人。 图 | 中国科学家首获国际地层学最高金奖 为往圣继绝学 国际地质学界所称的“金钉子”,是划分地质年代地层的唯一全球标准。 中国是国际上获得“金钉子”最多的国家,国际上 已经确定的72颗“金钉子中有11颗在中国,而其中有7枚“金钉子”是沈树忠带领团队走遍万水千山后确定的。 63岁的沈树忠,脸庞黝黑,一头白发茂密。有人调侃:“搞地质学的,就是这样,头发还过得去,就是到处跑,黑的不行。” 无论是地质学,还是古生物学,都是冷门学科。两个超级冷门学科合在一起,更是冷到了冰点。 如今,在中国研究地层学的学者 已出现严重断代。 头发雪白的沈树忠,是当时中科院南京分院古生物研究所里唯一一个“青壮年科学家代表”。除他之外,其余几位院士都已年过八十。 2018年,沈树忠全职加入南京大学,担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那一年,南京大学的地层学一共招到了4位研究生,学科血脉得到延续。 忙着带学生,忙着搞科研,在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里想要“捕捉”沈树忠院士的踪迹其实不难——那个穿着西装背书包,以极快的速度大步流星迈进院楼的身影,一准是他。 总是步履匆匆,总是风风火火,因为他知道,还有太多事情要做。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